臺北——在一場由國立臺灣大學主辦的國際媒體與傳播研討會中,學者們聚焦於「閱讀的真義」,探討常識與資訊如何交互作用,塑造人們對書籍內容的理解。此議題因數位時代資訊氾濫而更顯重要,成為學界與媒體界熱議焦點。研討會中,知名傳播學者林明哲教授指出,常識作為閱讀的基礎框架,幫助讀者篩選並解讀資訊,但同時,資訊的多元與複雜性也挑戰著傳統理解模式。林教授強調:「在資訊爆炸的當下,唯有結合批判性思維與豐富常識,才能真正掌握文本深意。」此外,臺灣閱讀推廣協會理事長張慧玲表示,現代讀者面對大量碎片化資訊,容易產生理解斷層,故提升閱讀素養與媒體識讀能力,成為社會共識。她呼籲教育體系應強化相關課程,促使民眾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晰判斷力。此次研討會不僅揭示閱讀行為背後的認知機制,也反映出全球媒體環境變遷對知識傳播的深遠影響。專家普遍認為,未來閱讀教育需兼顧常識積累與資訊辨識,方能培養具備全面理解力的公民,應對瞬息萬變...
More